企业的垄断行为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那究竟什么是垄断?为什么会造成垄断行为?如果产生了负面影响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和我们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理清楚他们的关系很重要。
首先,垄断是什么。简单来说,垄断是指经营者利用自身对优势资源的掌握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经营者可以是公有制,也可以是非公有制企业。
其次,造成垄断行为有哪些原因。如果一家企业是其产品唯一的卖者,而且其产品并没有相近的替代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垄断企业。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垄断企业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于是生产逐渐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垄断企业,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也就是垄断利润。既然有高额的垄断利润可图,于是许多企业自然趋之若鹜,通过正当或不正当手段不断做大自己,于是造成垄断行为。
其三,对于非公企业的垄断行为政府应该及时重拳出击。部分非公企业借着先发优势,政府财政补贴,做大做强之后,不仅没有反哺中小企业和及时回馈社会,靠着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市场占有率,疯狂挤兑小企业,不停开启大鱼吃小鱼的模式。比如我们熟悉的美团和阿里巴巴强迫商家“二选一”,政府分别对其“天价罚款”;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禁止虎牙公司与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并等。
当然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税收,创新和提供就业等方面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十九大以来,我国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强心剂。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大家所期待的,必须充分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础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的协同、配套,构建完备有序的竞争法律制度,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坚实、有效的法治保障。
一、知识介绍
(一)市场调节的缺陷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
1.自发性(不择手段)
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有的工厂大量排放废气、废水,甚至制假售假;有的人为了自身的不正当利益,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
2.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退)
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当某种商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他们往往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
3.滞后性(后知后觉)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二) 市场失灵的原因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
1.垄断
垄断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
2.外部性
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予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1) 负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予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成本。
(2) 正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予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利益。
3.公共物品
市场难以完全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故一般是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如路灯、厕所等。
4.信息不对称
两种表现:
(1)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即优汰劣胜。如在产品市场上,特别是在旧货市场上,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由于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
(2)道德风险是指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如投保车险的人可能比未投保的人开车更莽撞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可以获得赔偿。
二、例题展示
2021年,阿里被罚、美团由于强迫商家二选一,利用其市场地位涉嫌反垄断被查,并处以“天价罚款”。下一个是谁?市场监管总局该出手时必出手,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畅通和谐的市场环境。材料体现了:
A.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市场调节具有稳定性
【答案】C。解析:题目关键词是企业垄断,属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造成的现象,自发性是指企业为了赚更多利润,甚至不择手段,符合题意,C选项对应正确;选项A是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选项B指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选项D无关。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三、考察形式
经济题主要考察方式是结合当下经济热点,理解性考察为主。其中关于市场调节的缺陷、宏观调控等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考生应当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和主语,先排除错误选项,再根据材料和知识储备选择符合要求的最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