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将所有事业单位都纳入了改革范围,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差额事业编制的人员怎么改,主要看所在的差额事业单位怎样变化。主要是三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转为全额事业单位。之所以定性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是因为这类事业单位成立之时,具有一定的收费职能,或者说一定的收入方式。这样,财政保障一部分,事业单位收入一部分,就可以满足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以及人员工资的发放。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情况可能发生了变化。
第二条途径:维持差额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无论职能职责上,还是运行方式上,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受改革的影响比较小。既承担一定程度的公益职能,又有一定的收入来源,这类事业单位将维持不变,依旧是纳入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序列,也就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所说的公益二类。最具代表性的单位就有公立医院、高等院校等。这些单位的人员,可能还是保持差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
第三条途径:进行整体转企改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原有一定收费职能,有的也可以参与市场经营,而这类参与市场经营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很有可能将进行转企改制,变成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