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推理是我们公务员考试中必考的一种题型,其目的是通过这种题型来考查考生对于词语内在关系的分析能力,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判定考生的思维分析能力。通常碰到这种题目我们一般的解题方法就是造句子,通过句子观察给定词语间的关系,然后再观察选项中哪一个与题干关系一致进行选择。由此可见造句子是我们碰到类比推理常用的解题方法,那我们在造句子时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造句子我们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两个技巧(如图所示)。三个原则是我们在造句子时必然要遵守的,否则就会导致我们选择错误。那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两个技巧:位置结构和正反造句。所谓位置结构说的是造的句子中各个成分的位置需要保持一致。换而言之就是我们用题干给我们的词语进行造句时,需要保证所用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成分都是一致的。题干动词在前,那选项也要遵循这个要求。在考试的时候由于时间紧,很多学生会在观察时候只看词语成分,只要成分没有问题就会进行选择,容易忽略其相对位置导致选错选项,这些都是不应该的。考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成分,更要看位置关系。我们通过一个真题来感受一下:
例1:消除∶障碍
A.交流∶合作
B.解决∶问题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消除”是动词,“障碍”是名词,且二者属于动宾关系,而且动词在前,宾语在后。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交流”和“合作”均为动词,二者不属于动宾关系,排除;
B项:“解决”是动词,“问题”是名词,且二者属于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创新”是动词,“制度”是名词,但是两者的位置不一致;而且“创新”的内容是“制度”,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项:“改革”指改掉事物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合理、完善,“开放”指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二者都有改变的意思,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因此,通过位置结构发现选择B选项。这道题目中很多同学都会因为C选项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直接进行选择,但通过对比我们发现C选项前后两个词语的位置跟题干不一致,我们就要排除。
另一个技巧是正反造句。什么是正反造句,就是利用所给词语先用正向思维进行造句,然后再将两个词语进行位置调换进行造句。通过两个句子来挖掘符合题干逻辑关系的选项。为什么说正反造句也是一个小技巧呢?就是有些题目我们在观察题干进行造句对比选项之后,发现可能不止有一个选项跟我们造出的句子结构都能吻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正反造句的小技巧。有些题目给出的词语是可以进行正反造句的,那我们在观察混淆选项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正反造句来进行比对。我们依然通过真题来感受下:
例2:乡村∶振兴
A.西部∶开发
B.改革∶创新
C.人才∶强国
D.国际∶合作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乡村”是名词,“振兴”是动词,“振兴乡村”,二者属于动宾关系,当然也可以是“乡村振兴”,二者就成了主谓结构。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西部”是名词,“开发”是动词,“开发西部”,二者属于动宾关系,而“西部开发”也是主谓结构,正确;
B项:“改革”和“创新”,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C项:“人才”与“强国”不属于动宾关系,排除;
D项:“国际合作”,二者属于偏正关系,排除。
因此,这道题选择A选项。那很多同学在分析D选项的时候都会认为“国际合作”属于主谓结构,但通过反向造句我们也能发现D选项不符合。
总之,在进行类比推理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握出题人的意图,找准各个词语之间的关系,不论是词性还是成分,我们都要能够瞬间把握做到秒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需要我们同学经过大量习题的练习和巩固,掌握好类比推理的各个技巧,争取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