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是考察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是主观性很强的科目,同一个文段,不同人看完之后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但言语题并不是填空题,不是言之有理即可,它是客观的考查方式,都是选择题,因此就要求考生要了解出题人的想法,从而选择与出题人想法相符的选择,所以言语题的难度不小,有很多考生也经常会跳进出题人挖的“陷阱”里。
首先就是主旨类的题型,包括主旨概括、意图判断、标题选择、态度理解题,这一类需要概括文段主旨的题,有一类陷阱就是“不明确选项”,所谓不明确选项就是指该选项与文段的主旨句意思相符,但是说的不明确、不具体,而另一个选项不仅符合文段主旨,而且更加明确和具体,这种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明确选项,因为这种选项是更加接近文段主旨的,而有很多考生经常会选这种不明确选项,因为认为这种选项表述是正确的,在两个选项纠结时就很可能选到错误选项。
例:五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较固定。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来完成的。他们两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草体创造日文“平假名”。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A.日本文字产生的历史过程
B.汉字在日本的影响和地位
C.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D.日本文字与汉字的联系
该文段是一个并列关系的文段,都是在说明日本文字从古到今都是受到了汉字的影响,C选项为主旨的同义替换项,A、B选项通常能很快排除,A选项未谈到汉字,主体缺失,B选项未谈到主体日本汉字,而D选项是易错项,文段的确是在说明日本文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表述符合文段主旨,但D选项表述不够明确,没有点出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如果没有C选项的话,D选项可选,但因为有C选项,因此择优选C。
其次就是语句填空题,语句填空题应选择最符合文段上下文语境的选项,而经常有考生会选择仅念得通的选项,但实际上这种选项并不符合文段语境,是无中生有的。
例: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各种文献、遗存,它们可以归为广义上的文本,而且最终它们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就此而论,历史学家永远无法真正直接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而,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
B.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遗憾
C.对史料本身的收集和考证就成了史学客观性的保证
D.重建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成了历史学的根本目的
横线在段尾,该句话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而前文主要说明的就是历史学家必须依靠史料工作,因此最后总结就是要把这一核心话题阐述清楚,而符合这一条件的就是A选项,因此A选项是正确选项。但是经常会有考生错选其他选项,主要就是因为其他选项都能念得通,但其实他们都不符合前文话题。
还有逻辑填空题,很多考生要做这种题型时经常会脱离文段语境,只按自己平时的语感做题,而最有的选项应该是最符合文段语境的选项。
例:公众与科学的关系构成反思科学的直接动力,而公众对科学的________又是反思科学的最大阻力,比如一些公众往往认为科学等于正确、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而实际上,科学理论________的不完善以及科学的界限,都足以说明,科学技术是有能力边界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崇本质
B.盲从客观
C.误解内在
D.依赖自身
第一空搭配的是公众对科学的态度,仅从搭配看,四个选项都是可以搭配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推崇科学、盲从科学、依赖科学这样的搭配,反而误解科学是更少出现的,因此很多考生首先会排除C选项,而错选其他选项,但第一空的后面举了个例子,例子就是为了论证前面的观点,因此说明例子论述的内容就是第一空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例子中是说一些公众往往认为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理解到它想表达的意思是对科学的认识有误解,第一空应该选“误解”,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