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思路】
本题是全命题式作文,要求以“透视春节之变”为题进行写作。题目要求结合全部给定材料,故在考虑写作角度时要从全局出发,切忌断章取义。通读材料可以发现,春节之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材料一、材料三中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中所体现的习俗之变;二是材料三中案例四、案例五、案例六以及材料四所体现的观念之变;三是材料八体现的社会之变;四是材料六中体现的文化范围之变。因此可从这四种变化的领域切入,采用分析型或者评论型结构展开论述。
参考例文采用了评论型结构,首段以古今关于“春节”的名言进行对比引出话题,提出总论点;第二段至第五段分别论述习俗之变、观念之变、社会之变以及文化之变;结尾引用名言警句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升,收束全文。
【华图参考例文】
透视春节之变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往昔,文人骚客面对春节发出如此的喟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朝,黎民众生面对春节说出这样的心声。春节,作为传统文化的标志,能够历经百朝千载而不衰,是因为它与时俱进,与世俱变。春节之变,是习俗之变,是观念之变,是社会之变,更是文化之变。
春节之变,是习俗之变。曾经过春节有这样一个习俗:春节之日,晚辈双手作揖,双膝跪地给长辈行礼,以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多数地方称之为“磕头”。如今这种习俗已经消失不见。曾经过春节是这样一副场景:一家人围着桌子打麻将、玩扑克,用传统的娱乐活动传递情感。如今大家都是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发图片,借助新兴的网络平台来表达心声。曾经过春节是这样传达祝福: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如今则是凭借社交软件将图片、视频等更丰富多样的祝福送到千里之外。春节习俗的改变,是传统文化革新的表现,它抛弃了传统文化中落后的习俗,吸收新时代的养分,使得传统节日更加符合人们和时代的要求,从而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
春节之变,是观念之变。“非大鱼大肉不算过年,非金银首饰不算礼物”,传统的春节里,鱼肉、奢侈品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如今,人们不再盲目追求奢侈昂贵,而是注重实用和健康。“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费眠。”过去人们认为过春节就要呆在家里,“围炉守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等更多元、更新颖的方式来度过春节。对于过春节的观念的改变,是新时代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新的阐释,新兴的观念给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血液。
春节之变,是社会之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过去,人们回家过春节需要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抵达家园;如今,高铁、动车的普及,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实现了真正的“千里江陵一日还”。曾经回家乘车购票,要通宵达旦排队等待;如今只需在网上点点手指,车票就“飞”到了身边。春节之变,是社会之变,是社会从交通落后、服务欠缺向四通八达、体贴入微的转变,这是社会的进步,更是经济的腾飞。
春节之变,是文化之变。往日,“圣诞节”、“万圣节”侵占神州,使传统节日的地位岌岌可危;今昔,“红色旋风”席卷全球,成为举世欢庆的重大活动。春节之变,是中国文化之变,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实现文化输出的象征,不仅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变通革弊,与时宜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汲取时代的养分促进传统文化的变革,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使之更好更多地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焕发出传统文化的生机,才能够实现文化输出,让华夏之声响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