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军旅美术
●思想解放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思想的解放,关于人道主义、人性问题的大讨论在美术界引起巨大反响。极具责任感、使命感的军队美术家们在“真实”与“形式”两个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在审美追求方面,由过去的粉饰现实开始转向正视现实真实的观照;在艺术语言方面,也由过去的僵化模式转向对新的形式语言的探索。
以军史、战争生活为主要选材的军旅美术,对直面真实的观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强调军事历史的真实性。其二,强调战争及个体人情感的真实性。在军事历史画方面,高虹、何孔德针对“历史的真实”提出了“重视历史事实”,“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革命历史画”等观点,同时对“文革”时期的种种虚假、矫饰成分提出了批评。
代表作品:
《军委全会》(高虹、何孔德)、《卢沟桥战斗》(何孔德、高泉、崔开玺)《台儿庄大捷》(何孔德)、《长征途中的任弼时与贺龙》(崔开玺)、《草原夜宿》《小八路》(孙滋溪)、《祖国》(何孔德)。
苏笑柏的《大娘家》、窦培高《生命》、殷培华《战友情深》、高仁岐《归来》、边建《向我开炮》、金步松的《第xxx个寒夜》、李玉生《未发出的信》、张正刚《温馨的风》、李秉刚《硝烟初散》、尚丁《间隙》、关琦铭《祖国的怀抱》等等。
●冷静思考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军旅美术家们在各种思想潮流的冲击下表现出坚定和冷静的姿态,充分汲取了各种有益的因素,并在审美追求上逐渐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对军史和战争的描绘由历史、现实的真实开始转向对艺术真实的追求。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军队涌现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画家和艺术价值很高的军旅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立足于继承传统精髓,借鉴西方的象征主义、立体主义,以及运用变形、夸张、并置、拼贴等多种现代艺术观念和语汇,使军旅美术创作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更广阔的文化内涵。这一时期,军事美术家不再仅仅以扎实的写实功底、忠实描绘军事历史事件为能事,而是更重于心灵的想像和艺术的再创造,所强调的不再仅仅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受”,力图挖掘出当下现实状态下对民族精神或人类精神的关怀。
代表作品:
冯法祀、申胜秋《南京大屠杀》、李自健《1937·南京大屠杀》、陈承齐《迎接曙光》,白展望《东方》、沈嘉蔚《红星照耀中国》、刘大为《小米加步枪》、邢庆仁《玫瑰色回忆》、邓简今《滚滚铁流》、塔林托娅《庄严的时刻》、陈钰铭《历史的定格》、邓超华《港岛大营救》。
●多元繁荣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军队美术创作走向了多元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军队美术创作在选材和内容方面都更加宽泛,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段、风格和样式、艺术语言和材料表现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多样。由于总政领导对美术创作的高度重视,多次举办大型美展和各种创作班,使美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全面提高,创作力量也空前扩大,开创了当代军队美术多元繁荣的新局面。
代表作品:
苗再新《雪狼突击队》、许向群《同年兵》、王利《探月》、孔紫《青春华彩》、何晓芸的《嫩绿轻红》、邵亚川《巡堤》、秦文清《士兵们》、孙立新《绿色年华》、骆根兴《西部年代》、袁武《抗联组画》、陈钰铭《向日葵》、陈钰铭的《雪线红狐》、骆根兴的《中国·中国》、陈树军《关山阵阵苍》、罗田喜《八路军》。
从总体上看,军旅美术创作几十年来始终是沿着“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健康发展,从审美意识的觉醒走向了思想的逐步解放,又从冷静思考走向了多元繁荣。军队艺术家们以不断发展、丰富多样的风格、手法,集中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立体的多视角描绘反映了军史、战争及当代军营生活的各个层面,满足了各个时期社会和人民的不同需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及民族意识弘扬了战斗精神、民族精神乃至人类美好、崇高的博爱精神,展现出军旅美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